找到相关内容313篇,用时1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涅槃经典的传译与中国涅槃宗的形成

    二是南朝刘宋时代的跋陀罗(394~468),三是东晋时期翻译旧本《华严》六十卷的佛驮跋陀罗(觉贤,410~429)。昙无谶与跋陀罗两位,是中天竺人,他们的译典,应可视为当时流行于中印度的经典。...的《如来藏经》;跋陀罗(440)的《楞伽经》、《解深密经》、《胜鬘经》等;菩提流支(510)的《楞伽经》、《十地论》等;真谛(560)的《摄大乘论释》等;波罗颇迦罗(630)的《大乘庄严经论》;...

    杨惠宇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50157586.html
  • 马祖与《楞伽经》·《二入四行論》

    被后代的禅宗所轻视的原因之一吧。然而,前述的《杂阿含经》即是位翻译了La?kāvatāra-sūtra(楞伽经)的跋陀罗所译。跋陀罗,除了翻译了与《二入四行论》同样有着如来藏思想立场的《...的人物而研讨菩提达摩的话,对跋陀罗的诸译中的实践性部分进行研讨,无疑是极其有意义的。   正如此前所论的那样,马祖认为,佛於心外所求才是“无所求”。也就是,马祖不仅继承了...

    石井公成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95161407.html
  • 论师的时代——对僧传中六朝义学论师的分析

    遭遇(65),语言不通对来华僧侣想在义学上有所表现的窘境,又可从跋陀罗(三九四至四六八)的传记看出,《高僧传》卷三〈跋陀罗〉传说:常令弟子法勇传译度语,谯王欲请讲《华严》等经,而跋陀自忖未善宋言...经义应更能符合原义才对,然而如此一来,天竺僧侣不善于华言的困境立时显现出来,想来当时像跋陀罗的例子应更多才对。因此来华僧侣之中,通晓义学者应不在少数,但都碍于言语不通之故,而无法亲自解答经义,...

    蓝日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100962532.html
  • 惠能和他的佛教思想

    出来,其目的是神化惠能。《略序》所记的刘宋跋陀罗在广州法性寺创建戒台并立碑曰:“后当有肉身菩萨于此受戒”;又梁释智药曾植菩提树一株并预志曰:“后一百七十年,有肉身菩萨于此树下开演上乘”等故事就属...的见性成佛的思想是一致的。可见自性清净,见性成佛的思想是渊源久远的。在中国佛教史上,自南朝刘宋时天竺僧跋陀罗等译出《楞伽经》后,自性这一概念就在我国佛教界广为流传。《楞伽经》是菩提达摩传播佛教惟一...

    李富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573764935.html
  • 佛教史话(1)

    跋陀罗。而后齐文宣王萧子良广召宾客高僧,精研佛理,开讲经义,并撰述著书。梁武帝亲自讲经说法,更使南朝佛教达于鼎盛,他曾率道俗二万人舍道归佛,又以提倡素食,亲作〈断酒肉文〉,敕宝唱撰辑《梁皇宝忏》,...、良耶舍、跋陀罗等译经高僧亦陆续南来,建业遂代庐山而为南朝佛教领导中心,奠定了南朝译经的基础。法显所译六卷《大般泥洹经》因道生提倡,至慧观、谢灵运就北凉昙无谶译四十卷《大般涅盘经》重加整理成三十六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30868741.html
  • 《杂阿含经》述评

    《四十二章经》的文字,比《杂阿含经》的原文要简略。   《杂阿含经》的单品经传入中国较早。从汉末至晋末的佛经翻译家如安世高、竺法护等都相继地翻译过。在跋陀罗之前,有《杂阿含经》一卷,译者不详,今...剌史车朗报告宋文帝,宋文帝于是派人迎至南京,安住在祗洹寺。跋陀罗根据法显从印度带回来的梵文原本,召集义学诸僧译出《杂阿含经》五十卷。跋陀罗本属婆罗门种姓,因读《杂阿毗昙心论》而改信佛法。出家后学习...

    吴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171581348.html
  • 南朝士族的佛教信仰与佛教文化

    (480)佛陀跋陀罗于扬州道场寺翻译《华严经》,时为吴郡内史的孟顗和右卫将军褚叔度为檀越;宋明帝时吉迦夜等翻译《方便心论》,刘孝标担任笔受;元嘉十二年(435)跋陀罗携《胜鬘经》梵本来到建康,时为丹阳尹的何尚之召集敏德名望,请出此经,后来在彭城王刘义康支持下,跋陀罗、宝云、慧严等著名译师从事翻译:   司徒彭城王殖根遐劫,龙现兹生,依迹上台,协赞皇极。而神澄世表,志光玄猷,闻斯幽典,诚期...

    孙昌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8445092197.html
  • 学佛·素食·健康·长寿

    ,《高僧传》正续中总共记载四百九十七名高僧,其中有六十八名是素食者,占总数的百分之十三多。在此六十八名素食者中,有外籍僧人三位,印度中天竺译师跋陀罗,高昌僧遵,月支经师支昙龠。有意思的是跋陀罗...   初学佛的人一般都有许多问题,有关吃素的问题也许是诸多问题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问题,因为它影响到一个人每日的饮食生活,如果选择吃素,将是他的饮食生活方式的完全改变。因此初学佛的人有如下的问题,...

    广兴

    |素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6/0913361634.html
  • 吕澄:禅宗(上)——唐代佛家六宗学说略述之三

    叶传来的第八代以后,便将禅宗向来公认跋陀罗为初祖而达摩为二世之说(详见玄赜门下净觉所撰“楞伽师资记”)根本推翻了。后来荷泽宗徒编纂“坛经”,更引用“付法藏传”的世系来充实这一说法,就以达摩为二十八世(...随形好)、佛的功德(百四十不共法),以至诸法实相,都从念佛法门引申而来,却没有更上一着。到了南朝刘宋求跋陀罗翻译“楞伽经”,列举愚夫所行禅、观察义禅、攀缘如禅、如来禅四种名目,而以具备自觉圣智内容的...

    吕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90339950.html
  • 南京佛教之传入与发展略述

    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戒坛。这时狮子国(斯里兰卡)比丘尼铁索罗经海路来到建康,为尼众授二部僧戒,同受戒有三百余人,中国从此才有了如律的比丘尼僧团。跋陀罗于元嘉十二年(435)到广州,文帝请他到建康,住...僧伽婆罗是扶南国(今柬埔塞)人,跋陀罗的弟子,译有《阿育王经》、《解脱道论》等。曼陀罗和婆罗译有《宝云经》、《法界体性经》、《文殊般若经》。真谛于大同十二年(546)到达南海,二年后至建康谒见...

    吕建福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83141399.html